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5年上辑)》,4月16日,2025年上半年学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在学院406会议室召开。学院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加。
会议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通识课程或者专业课程。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与难度,要讲好这门课至少应当做到三点:一是要确保政治正确。作为基于国内外形势,重点讲清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教学的基本点,不能有悖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随意解读和阐释政策,更不能出现讲授内容的错误。二是要确保内容规范。由“形势与政策"课政策性、专业性极强,而承担课程的教师的专业背景复杂,在教学中首要的是要防止教学的随意性,必须立足于每学期教育部对该课程的教学要点。三是要讲授方法要灵活。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注意时效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应紧扣“形势与政策”课特有的“新”、“清”和“准”的特点,具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注重日常积累,把教学的“宏观视野、宏观要求”与学生“微观问题、微观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在优化教学设计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准确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国内外形势,辩证看待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挑战,增进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度,从而进一步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会议最后对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何家霖 通讯员: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