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安徽省行业专家龚建平受邀来校讲学,共探土木行业发展新趋势与传承创新

发布时间:2025-10-16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师生行业视野,2025年10月15日,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特邀安徽省城市综合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技术总工,正高级工程师,安徽省高层次人才、省住建厅培训专家、省农业厅及工信厅专家、省住建厅城科会首批特聘专家龚建平莅临学院,开展“土木行业的发展趋势”专题讲座。学院教务处处长何家霖、土木工程系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聘任仪式:校企联动共育人才

讲座伊始,学院举行简短而隆重的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为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特聘请龚建平专家担任土木工程系兼职教授。学院教务处处长何家霖上台为专家颁发聘书,现场响起热烈掌声。何家霖表示,聘请行业一线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希望以此次聘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企在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科研攻关等领域的合作,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题讲座:聚焦趋势与传承创新双维度

聘任仪式后,龚建平以“筑梦新时代 启航新未来”“土木工程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科技的传承与创新”两大主题展开深度分享,结合自身30余年深耕土木工程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既有宏观视野又有技术细节的精彩讲座。

主题一:筑梦新时代 启航新未来——土木行业的发展趋势


龚建平首先从国家战略与行业变革的大背景切入,指出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正处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传统建造”向“智能融合”的关键转型期。针对行业转型方向,龚建平重点分析了三大趋势:

一是绿色低碳成为核心要求,装配式建筑、再生建材、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等技术加速推广,未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控制将成为设计施工的关键指标;

二是智能建造重塑产业形态,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建筑机器人等技术已从“辅助工具”变为“核心生产力”,例如上海某智慧工地通过无人机巡检+AI算法,使安全隐患识别效率提升40%;

三是跨学科融合催生新机遇,土木与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的交叉创新(如自修复混凝土、智能传感路面)正在打开行业天花板。

他特别强调:“未来的土木工程师不仅要懂设计、会施工,更要具备数字化思维与跨领域协作能力。职业院校的学生若能在夯实基础技能的同时,主动学习BIM建模、数据分析等工具,将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

主题二:土木工程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科技的传承与创新——回溯历史,展望未来

龚建平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切入,带领师生穿越千年,探寻土木工程的“根”与“魂”。他阐释了中国传统土木工程中蕴含的“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精益求精”的核心理念。随后他聚焦现代科技对传统土木的赋能:从钢筋混凝土取代传统夯土,到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建造”,从人工测量到卫星定位(北斗)毫米级精度控制,再到未来可能的“3D打印建筑”“太空土木工程”,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拓展土木工程的边界。

土木工程系2024级学生江啸东表示:“以前觉得土木就是‘盖房子’,今天才明白它既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又是拥抱未来的科技前沿。龚建平专家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专业价值,也明确了努力方向——既要学好传统技能,也要钻研BIM和绿色建筑技术。”

本次座既是一次行业前沿的“导航课”,也是一堂文化自信的“思政课”。系里将以此次专家聘任为起点,进一步深化与安徽省城市综合设计研究院等企业的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引入企业导师授课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助力学生成长为“懂传统、精技术、有情怀”的新时代土木人才

(文:王阳阳 通讯员:朱晨)